荐书人:李磊
或以为演义是戏说,姑妄听之;正史是典章,言必有据。其实不然,无论演义的作者还是正史的作者,都有立场。有立场就难免或颂扬或诽谤。
《三国演义》的立场是极端明显的,刘备,通篇称为玄德公、刘皇叔、刘豫州、汉中王、帝、先帝;而曹操则始终“操贼”尔。但是,作者却不因自己的偏向而歪曲、隐藏、抹杀事实。既有倾向,又严守事实,这是很难同时做到的。
且不说《三国》怎样描写出“操贼”的雄才大略和潇洒豪迈,先来欣赏一下,书中是怎样描写始终一味褒扬的关二爷的。
.jpg)
诸葛亮三分天下之计既定,必须征川以奠定基业,亦须守荆以沟通中原,二者同等重要。诸葛亮亲自带兵入蜀。那么谁守荆州?刘备好不容易得来的命根家业,交给别人是信不过的,只能交给关、张之一。相比之下决定交给关羽。号称读过《春秋》,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羽,竟然问出这样的问题:“军师去,谁人保荆州?”(担当大事的勇气和责任心何在)。诸葛亮只好对他说,你要本着桃园结义之情,力保此地。临别,诸葛亮设宴,交割印绶,云长双手来接,孔明并不立即递去(干系重大,纠结啊),擎着印说:“这干系都在将军身上。”关羽若是人物,此时应汇报守荆方略,不想云长说:“大丈夫既领重任,除死方休。”孔明见云长说出“死”字,心中不悦,欲待不交给他印绶,但形势已经无法改变。诸葛亮问:“倘有曹操引兵来到,当之如何?”关羽答:“以力拒之。”(等于不答)“倘曹操、孙权,齐起兵来,如之奈何?”“分兵拒之。”(不如不答)诸葛亮实在没办法,鉴于关二爷最大的优点是“忠心”(赵子龙不忠吗?可见关二爷是战略战术不突出,只有特别的忠心姿势是其特长),只好耐着性子告诉他原则:“若如此,荆州危矣。吾有八个字,将军牢记,可保守荆州。”“哪八个字?”“北拒曹操,东和孙权。”诸葛亮白手起家,直至统兵百万,什么时候分派一个任务搞得如此之累。三国开篇至今,这是大名鼎鼎的关羽关云长第一次接受一个真正的军事任务。此前沸沸扬扬的温酒斩华雄、过五关斩六将、斩颜良文丑等等,不过是武打小说级别的勾当。担当这项重要任务的结果,大家当然知道——关羽失了荆州。
.jpg)
诸葛亮人物示意图
关羽丢掉荆州之前,是怎么守荆州的呢?且看几件事。
孙权跟诸葛亮想到一块儿,为了联合抗曹,为儿子来说亲。关羽大骂“虎女安肯嫁犬子乎”,开口闭口“碧眼小儿,紫髯鼠辈”,无原则的戾气不知从何而来,视诸葛亮千叮嘱万叮嘱的战略原则为儿戏。
.jpg)
关羽画像
诸葛亮收服了英俊勇武的马超。在荆州担着重任的关羽要求入蜀与马超比武。刘备大惊曰:“若云长入蜀,与孟起比武,势不两立。”(刘大哥其实也知道关二弟身为大将却行如江湖混混,且打架也并不胜过马超)诸葛亮只好写信给关羽,说马超“犹不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。”关羽看信毕,自绰其髯而笑曰:“孔明知我心也。”(莫非他的心就是要人说他最牛逼)并将书信遍示宾客(一塌糊涂)。
诸葛亮平定四川,刘备自立汉中王,大封部下。关羽十分关心地打听自己封了什么名爵。使者答封为五虎上将之首。关羽问哪五虎,答曰关张赵马黄。关羽怒道,黄忠是什么东西,敢与吾同列,拒绝受印。诸葛亮派出的使者又大大做了一番心理工作,让关羽满足,方才罢休。而被关羽如此无理贬低的黄忠,却在巴山蜀水中攻城拔寨,尽显上将风华。
《三国》中到处都有这种不以好恶废史实的笔法,细读实在耐人寻味。
------【大家荐书】第25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