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言互动 MESSAGES LIST
姓名: 
联系方式: 
留言类别: 
: 
: 
  提  交 取  消

大家房产电子楼书

ABOUT DAJA

了解大家

推荐项目

掌握最新的项目走向,了解最新的项目动态。

大家荐书

和解何以成为可能?|《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》

2016-05-27 17:11:31

荐书人: 牛浩江

  在形势反转后,对曾经有意而系统的施害者,是选择以血还血的复仇?还是不明不白的赦免?此外,是否有更好的道路可走?

 

  上世纪90年代,南非的政治社会转型给出了肯定的答案。此前,这一切都是难以想象的:强权者放下屠刀、走下宝座,斗士走出监牢并成为民选总统,两者携手走上诺贝尔和平奖领奖台……

 

  一片曾经种族隔离和种族压迫异常严重的土地,何以能开出和平与民主之花?原因无外乎两点:一曰“有所不为”,一曰“有所为”。

 

  德克勒克作为曾经的种族隔离制度的保卫者,在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压力下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并释放被监禁了27年的曼德拉,同时自己也放下了权柄。而反对派也并未“冤冤相报”,而是着手建立一套制度,以永远结束“一伙人压迫另一伙人”的悲剧。

 

u=1847410306,2775985725&fm=15&gp=0

(德克勒克和曼德拉)

  如果你懂的政治是一门“妥协”的艺术的话,就不会否认这两位政治家都堪称伟大。

 

  而在积极的一方面,南非经过漫长的讨论之后,成立了“真相与和解委员会”,委员会在德斯蒙德·图图大主教的主持下开启了艰难的“以真相换自由”的历程。用图图的话说,这是一个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,以可能获得自由的胡萝卜换取真相,而大棒则是已捉拿归案的将面临长期监禁,仍逍遥法外的则面临着被捕、起诉和牢狱。

 

IMG_256

(德斯蒙德·图图)


  在两者之间,“不作为”是和解的前提,是南非走上“第三条道路”的第一步。南非人不能接受纽伦堡审判式的“胜利者的正义”,因为,南非人要在同一片土地上朝夕相处。

 

  在《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》中,图图提出一种有别于惩罚性司法(Punitive justice)的恢复性司法(Restorative justice)。本着非洲传统文化特有的乌班图精神(Ubuntu),恢复性司法旨在疗治创伤、恢复平衡、复原破裂的关系,以使受害者和罪犯都得到救助,避免南非社会从一种撕裂堕入另一种撕裂,以政治和解实现社会制度的平稳过渡。

 

  在“宽恕”原则下,委员会为“和解”设定了严格的前提:必须发生在特定时期(1960沙佩维尔大屠杀和1994年曼德拉当选南非第一任民主选举的国家首脑之间),必须具有政治动机,大赦条款是为特定目的的临时性安排,南非的司法不会永远照此办理。那些出于个人贪婪而杀人的罪犯没有资格申请大赦,如果是执行或代表一个政治组织的命令,则罪犯有资格提出申请。条件是必须如实披露所有与寻求大赦行为有关的事实,并遵守适配原则,总而言之,是对坏制度下的人的一种宽恕和救济。

《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》

作者:(南非)德斯蒙德·图图


  这一严格的界定,强调的正是直面的勇气和对真相的穷尽。直面和还原1960-1994年间南非人权状况和历史真相,既揭露种族主义政权虐待黑人的罪恶,也不回避非国大等黑人解放组织的暴力活动曾经迫害反对派、侵害人权的问题。

 

  舍此,则宽恕无意义,而没有真正的宽恕,南非也就没有未来。

 

  虽分列于两个不同的大洲,南非的转型历程对于中国并非没有借鉴意义。实际上,图图大主教曾在80年代末到访过中国。他注意到,向他描述日本侵略者残暴罪行的人并未心怀怨毒和仇恨,而遭遇过“文化大革命”骇人暴行的当事人也并未表现出怨恨或报复的情绪。但他并不认为“把过去扫入角落视而不见的做法”是合适的。他认为过去的从来就没有过去,它们有种怪异的力量,能够重现并萦绕在我们心头。

 

  南非的经验告诉我们:真相让和解成为可能。相反,真相的缺位,让友好和平成为假象,下一场战争则随时可能打响。

 

  南非以真相为桥,越过历史沟壑通往未来,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同样埋着“坎儿”的国度,同样需要一座坚实的真相之桥。

 

------ 【大家荐书】第27期

 



联系我们  |   新闻动态  |   隐私政策  |   法律声明

CopyRight © 2014 杭州市城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备05002346号-7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