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言互动 MESSAGES LIST
姓名: 
联系方式: 
留言类别: 
: 
: 
  提  交 取  消

大家房产电子楼书

ABOUT DAJA

了解大家

推荐项目

掌握最新的项目走向,了解最新的项目动态。

大家荐书

《务虚笔记》:中国当代小说的一座高峰

2016-08-01 09:39:52

荐书人   韩星孩

  

  我向来认为这个时代并不缺乏好文本,如史铁生的《务虚笔记》就是其中的一座高峰,其语言优美、思想深刻、叙述从容且新颖。作者通过动物的繁殖、植物的生死,通过童年经验、革命和叛变、爱情等来思考人生。


  “在我所余的生命中可能再也碰不见那两个孩子了。”《务虚笔记》的开头第一句就吸引了我。“生命”这个词在第一句就出现了,而务虚笔记就是生命笔记,正如作者另一本书《病隙碎笔》,本质上也是“生命笔记”。

  “生命”的定语是“所余的”,呈现了时间的紧迫。“再也碰不见”——生命无非碰见和碰不见,命运也无非是你碰见了谁。与碰见相对的是“遗忘”、“抛弃”和“背叛”。这本书讲的就是谁碰见了谁的故事,谁告别谁的故事,谁不能忘怀谁的故事。

  “两个孩子”——孩子是人生的开始,本书的几个主人公的童年都在文章中有详尽描述,并且总是写两个之间的关系:我和坏同学,那么多的男人和他心中的女孩。

  那两个孩子对一棵死了的柏树“为什么会死”感到好奇。妹妹五岁半,伸出五个手指,然后摸遍十个手指也找不到“半个”。关于孩子的可爱和关于死亡的命题就此开始了。

  秋天的夜晚,废弃的古园,幽静的小路,一盏盏路灯,满地落叶,树的香味——这是我们熟悉的意境,在史铁生流传更广的散文《我和地坛》里描述过,而每一个读者应该都接触过这样的黄昏,只是你不一定留意到其中的美丽和怅惘。这样的意境决定了本书的品位,读者自然可以凭借着这个开头决定继续往下读还是不读了。

 


 

史铁生

 

  在第一章里,作者写到“生日”,写生命自我意识对客观生日的确认,文字善意、美妙,读来让人欣喜、迷离。在第六章《生日》里,则进一步论述了一个人一生中更多的生日。

  第二章叫《残疾与爱情》,史铁生一上来还是先说自己的事了,当然这没什么,残疾是苦难之一罢了,或许后续的苦难都要高于残疾的苦难。

  史兄写C和X的见面很感人,写结婚登记时的对话尤其精彩,恐怕没有谁比史铁生更适合写这个了。其中甚至有对不理解残疾人痛苦的人的一种控诉——“渴望爱而又不敢爱、指望死却又不能去死的可靠处境”。(原文如此,怀疑应该是“尴尬处境”。)

  故事从第三章《死亡序幕》才真正开始,女教师O死了,她的丈夫是画家Z,来看望的邻居有医生F。发现、丢失、等待、寻找,就是这些关键词。但史铁生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写,他的视野像上帝一样广阔,而他的心却沉浸在每一个人物的心中。

  停留在事实,那就是故事会,不是小说;停留在虚无,没有事实支撑,那就不是小说,而是论文或者胡言乱语。

  在男人们的童年附近有一座房子,里面住着不同阶级的人和趣味,那里有书、钢琴、知识分子、一根插在瓶子里的白色羽毛。

  这座房子是这部小说最重要的道具,不同的人物都要经过这里并且受其终生影响——它的影响超过任何人,超过父母、老师和同学。

  故事发生的年代从解放前夕开始持续约半个世纪时间,从几位主人公的出生前夕写到他们的中年生活。

  房子里还有白色的羽毛——当书中主人公相爱的时候,头上就有鸟在飞,当然窗外应该还有花在开。

  接下来,就是几位主人公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人生阶段的遭遇了。

  碎片一样的叙述,但是你不会觉得破碎,或许就是被开头的意绪控制着,更是不断出现的精彩描述所吸引。

  从头至尾,这本书都有着神秘的美、现代的美、善意的美。“C没有一天不想去看看那个可爱的女孩儿,在她的房间里去听窗外的风声。”喜欢史铁生文字就是喜欢他的优美和饱满。

 

 

------【大家荐书】第31期

联系我们  |   新闻动态  |   隐私政策  |   法律声明

CopyRight © 2014 杭州市城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备05002346号-7

友情链接: